2019年12月29日,靈鷲山舉辦為期17天讀誦《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法會,在這天圓滿,同時也是靈鷲山水陸法會的第二場先修法會。讀誦《華嚴經》是非常快樂的,經中告訴我們佛是如何修行成就。從阿含到達般若利他,再到遍一切的利他,最後成就一個真如不變的利他。從學習出離開始,學習從不善業慢慢轉成善業,再慢慢淨除我們所有的不善業,到最後呈現的一切都是善業,這就是我們學佛的一個過程。
《華嚴經》告訴我們,佛是如何證得佛果,當祂證到佛果時,又產生了什麼樣的轉換。從十信上建立三寶的信心,行正法就是直心,樂意修正法就是深心,從直心做到深心,再回到不生不滅的心,讓我們的心不再流浪,也就回到了家。佛整個證悟的過程,祂所成就的法,我們一看就起歡喜心,這是因為祂一直做「給」的事情,給到不能再給,這就是佛法說的喜捨,然後再從信建立清淨的梵行,實踐梵行,安住在梵行上,最後成為一種行為,從行為裡變成發心、分享,從這裡回向後就到了十地。
十地就是鞏固我們的發心,讓自己從歡喜開始,學法都非常歡喜,再從歡喜心到安定,安定到不喜歡生起任何的心念,這就是「歡喜地」。再來是「離垢地」,
離垢也就是沒有汙染,只有清淨的覺受。我們從守三皈五戒,到受八關齋戒、菩薩戒,從這些戒慢慢去遵守,然後到達短期出家,慢慢的把我們的覺導向對的方向。
「發光地」就是由戒、定產生定力,慢慢的修,修到發光長出了智慧。「焰慧地」就是覺察力很好,能產生敏銳的觀察與覺受,在這裡有十法明門能夠產生很大的功德力,功德的力量由少變多。「難勝地」就像是爬喜馬拉雅山,想要登「難勝地」就是要爬成佛的菩提路,這是非常艱難的一條路,卻也發願要去突破。在「難勝地」,覺性的鞏固度會越來越強,不會繼續輪迴,而時常能夠回到真如。
「現前地」,就是時時刻刻法不離開現前,時時刻刻法都在前面,也就是我們當下現前的每一個心念都不離開法。現在我們三兩下就會離開法,轉到了懈怠那裡了、轉到了貪瞋癡那裡了,所以如果沒有「焰慧地」的覺察力,要到難勝地是很困難的。所以我們從「難勝地」開始慢慢的擺平自己,讓我們的心都在法上,沒有一時一刻不在法上時,就到了「現前地」,也叫做「一味」
「遠行地」就是要有很大的願力,能夠發長遠的願,願「眾生不盡,願力不盡」。眾生就像泥土冒出的一切種子,所以「遠行地」的願力就是願生生世世都能夠做「願成佛,度眾生」的事。第八地則是「不動地」,在「不動地」就是開悟了,開悟就是回到覺性的家,也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所以到了第八地就不會再退轉。接下來就是「善慧地」,在這個無量的智慧裡能夠產生無量的功德,來利益眾生。最後就是「法雲地」,法就像雲一樣,層層無盡,無窮無盡,不斷的湧出度眾生的法,遍一切處都是能說法的地方。
十地就是鞏固我們成佛的心,鞏固我們的覺性一直到不退轉,到達覺性的遍滿。當我們能夠證到覺性的時候,就是真如回向,就是充滿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