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ritual Ecology 靈性生態

2019年12月16日

尋找生命和平的智慧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與他人發生衝突或對立,其實衝突無論是來自政治、經濟、種族或是語言,相信慈悲的動機,真誠對話是最好的溝通行動。因為悲憫心是每個人與生具有的良知,可以傾聽對方的痛苦、相互理解彼此,是超越成見、化解衝突的關鍵。

我們內心常常祈禱寬恕自己,也寬恕別人,久而久之就會發生效用。仇恨是一個概念,仇恨的發生是有當時、當地的人事物因緣。當時節因緣都過去了,那仇恨是什麼?仇恨並不真實!讓自己寂靜,會發現生命之間靈性是連結在一起的,自然會有不可分割的愛心。我們的悲憫之心與生俱足,喜悅智慧是平等無差別、是開放無虛妄的,苦難會終結,仇恨也會終結!

人類在生存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中,遺忘了心靈的重要性。心靈成長的停滯與遲緩,讓人迷失在物質的誘惑,分不清楚什麼是生活的需要或是欲望。加上消費主義的鼓吹,不斷合理化人的欲望,讓人誤以為高價、浪費、奢侈的物質條件,就是生命的終極價值與意義。 也因此,有些國家、政府為了金錢、欲望,可以完全忽視苦難人民的臉龐,不論是戰火下哭泣的小孩、或是受飢餓貧窮所苦的生命。在物質主義底下,經濟利益永遠大於生命的尊嚴、價值與意義。

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的貪婪,貪是物質主義的根本,而恐懼與不安則是物質主義的特色。因為貪所以想要的,遠大於需要的,所以一直生活在求不得的不安中;因為貪所以想要永遠佔有,卻因此活在擔心失去的恐懼當中。不安與恐懼讓人做出著魔般的行為,將不屬於我們的他人推到對立、衝突那端,相互爭鬥掠奪,引發無止境的自我、他人與環境的毀滅。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時候人才願意停止,停止下來看看這些由內心貪念所引發的瘋狂行為。看看今日的地球災難、全球暖化、臭氧層破洞、生態危機等等,沒有一項不是因人內心貪念所造成而使之加劇。

我們應該如何去除內心的貪念呢?想想這貪念從何而來?先認識它、再對治它。首先先讓自己內心能寧靜下來,內心寧靜才能照見生命的實相,了解心念的變化剎那生滅無常;了解生命的運轉法則它是成、住、壞、 空的規律性。當我們寧靜下來而能進一步了解在生命中內在想法與外在環境的一切,都是短暫的因緣和合,便能超脫不斷欲求的不安與失去擁有的恐懼。不安與恐懼消失了,人的貪念也就跟著止息。

當寧靜的心照破貪念的幻象時,本有的智慧光明才能顯現,而終極的愛與慈悲的力量將油然而生,自然體會到自我與萬物相互依存的的一體關係。寧靜不是死寂不動,而是一種本有的整體正向力量。唯有在寧靜當中,才能產生最大的動力,而這也就是宗教靈修的自然呈現。

佛教透過禪修來觀照自己的心、體會內在的寧靜,在萬籟俱寂的剎那,於一毛孔、一微塵之中,窺見整體宇宙的存在,這是華嚴經:「一一微塵中,見一切法界」的甚深智慧。使寧靜在生命內外一貫中實踐,從「心」開始,與眾生、大自然、整體宇宙和諧共處。從禪修而寧靜,從寧靜而歸於本來,因為本有智慧的呈現而流露出慈悲與愛的動力,而成就「事事無礙,如意自在」的世界,體現「心和平,世界就和平」的美好地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