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常常搞不清楚外在許多的變化,有時可以接受,有時無法接受,有時接不接受都要面對,碰到了我們該怎麼辦?就是保持平常心,還是要去接受這些變化,也就是常常要用「空」去生活。
佛法就是隨時照顧自己的心,心是造作的,有東西它就會造作,要照顧我們的心讓它不要結冰,結冰就是有東西。
人生很短暫,一下子就不見了,泡沫的來,泡沫的消失,所以找到一個成佛的願力,讓大家都能成佛,這是生生世世可以做的事。
當我們碰到很多如不如意、快不快樂的事,就要了知這些都只是短暫的,整個世間的一切都是緣起的,緣起代表了它是業力組合而成。
因為「有」,所以煩惱才會累積,所以我們要擁有「空」,不要擁有「有」。當我們有了「有」的感覺時,就要放下有,擁有無,生活就會比較自在。
本來面目是讓我們自由的,自由就是我們的心性是自由的,心是清楚的。
耕耘善緣就是做播種的事,播種一定要有愛心,沒有愛心種子就不會發芽。
我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要回到覺性,回到覺性就是我們的覺會在性上,覺就是知曉、知道,覺就是清楚,清楚在空。
念經不是有口無心地念,要好好體會。經就是路,是通往成就的路,也是佛說的經典,裡面教導我們為何要守規矩?如何守規矩?我們如果不守規矩,就會觸犯很多的煩惱。
一般人的業力就是業力,可是我們的業力裡面還有願力,因為一般人在快樂、順利的時候,不會去做很多行善的工作,而是專注在賺錢、儲蓄或一些數字的事情上。我們發願要常做利他的事情,所以我們生命的起落就不在業力的控制底下。業力是動態的,如果我們能夠一直將業力轉成願力時,我們就成功了。
大家跟靈鷲山有很好的緣,有清楚的方向、目標,知道自己走的就是願力、慈悲、觀音與禪的路,我們要一直走下去。大家要好好體會,在願力裡面尋回自己,做修行的工作。
2024 年 3 月 25 日,我們與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一起前往中國國家博物館,將 30 件宋明時期的山西佛教文物致贈給大陸國家文物局,這也是兩岸佛教交流與文化傳承的一大進程。
2024 年 3 月 24 日,我們與「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一同前往北京中國佛學院進行兩場的人間佛教交流研討會。很高興兩岸的法師與學者大德齊聚一堂,共同對於佛教的教育以及數位化的發展進行討論與交流。
生命和平大學跟愛地球的生命教育,是為了推動多元共生、和平共存。
釋迦佛夜睹明星,就像祂拿給大迦葉尊者看的那朵花一樣。祂看到星星亮亮的,突然引發祂的心也亮起來了,所以祂就開悟了。
2024 年 3 月 10 日這天,是我們靈鷲山普仁獎第 21 年,每年在 3 月這個時候,就是小太陽們發光發亮的時刻,也讓社會散播的溫暖在每個角落被看到。
佛陀在出家後,曾經過六年的苦行,最後在菩提樹下證悟。佛陀在苦行的時候,等於是把靈性的染著──貪瞋癡慢疑洗滌乾淨。
在人生的過程中,多多少少會碰到障礙,而什麼是障礙?只有覺得是障礙時,它才是障礙;要做什麼事情有阻礙就是障礙,心裡想什麼想不通就是障礙。所謂的障礙、阻礙就是阻力,如果我們能夠破除障礙,那麼障礙就成為我們的助緣。
在資訊發達的今天,有時找不到什麼是對的路,而佛法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也就是要把我們的DNA推到正確的地方,因為我們每個人心裡想的事,腦中所想的東西叫做念頭,念頭對了,我們的航道就對;念頭不對,我們的航道就不對,不對的時候痛苦就多,所以佛法是我們的生命航道,讓我們的DNA是完整的、正確的、圓滿的道路與方向。
2024年2月12日這天,是我們年初三迎財神活動,今年過年的天氣從除夕開始陽光普照,許多信眾都在這天回山一起迎接喜氣。
每年除夕夜,我們凝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在聚餐中更有一份在菩薩道上家人團聚的感覺。而晚上的拜願,讓我們在過年期間有機會懺悔這一年身、口、意上的缺失,將這一年來我們做不好的地方懺掉,沒有發心的地方能夠再發心,更要願我們繼續做傳承佛法利益眾生的事。過年我們靈鷲山的僧眾們都會一起念誦發願文,我們用這十個願來弘揚志業,讓道場安定、讓僧眾安定,讓這些在家菩薩們也都能夠安定,我們也用這樣的發願回向,願一切眾生都能成佛,這是加強紮實願力的做法。
我們以善來連結,鼓勵彼此要連結好善,大家一起做善事就有了力量,連結共好的關係,度一切眾生,讓他們能夠學佛、成佛。
靈鷲山龍樹EPL課程,很高興今年已經邁向第八屆了,來到龍樹學習的大家,每個人的使命都很堅定,也依循著龍樹教育中心的精神一起做弘法的志業,希望大家繼續努力,把我們的生命願力貫徹到成佛。四期教育是我們學佛的層次,也是成佛的導航地圖,每一屆的學生所繼承的就是生命願力,讓龍樹菩提心的DNA都能歸納到「斷惡、修善、利益一切眾」,在這三個生命願力下,透過四期教育的引導,將生命投入到無盡的生命奉獻。
2024 年 1 月 17-21 日五天的「山海行者──佛門探索營」,接引許多青年學子們來到靈鷲山探索生命、找到自己。
2024 年 1 月 18 日臘八這天,是佛陀成道日,在這天剃度出家的弟子向師父頂禮,感謝師父剃度之恩。
2024 年 1 月 20 日這天,每年我們總要在歲末年節之前,與各位辛苦的護法幹部們一起相聚。
我們懂得佛法,就懂得今生只是生命的一個點,明白經營生生世世 DNA 的重要。什麼是 DNA?就是我們的每一個念頭,念頭沒弄好,DNA 就不好。
2024 年 1 月 1 日新年第一天,開心的元旦,一年的開始,新年精進,在我們覺性的照明下,產生了一份的喜悅。
今佛曆二五六六年。於臺灣福隆啟建華嚴勝會,四聖六凡齊聚此壇場,佛初成道七處九會,廣闡華嚴玄旨:「惟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即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目的是讓眾生得見,自身本具佛性。
每一處的緣起就是成佛,菩薩道只要緣起的地方,我們就是發菩提心讓眾生成佛,所以有佛法,眾生就沒有苦。
學佛不能光說不練,每天要以修行法門和對應的成果,要一步步的去做、去磨練,雖然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就是因為有困難,我們的功夫才會成熟,才會有忍的功夫,有了忍的功夫才會有鞏固的力量。
2023 年 12 月 8 日開始,十七天的華嚴法會在年終一起來感受華嚴的莊嚴世界。《華嚴經》是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寶座上圓滿證悟無上正覺,在自內證的聖境裡開演了七處九會,從〈世主妙嚴品〉開始,都在顯示佛陀的智慧與果德,以及佛陀無盡莊嚴的境界。
行菩薩道是生生世世的事,發菩提心就是眾生還沒有成佛以前,我們都不會離開他們。
2023 年 11 月 25、26 日兩天是靈鷲山護法會冬季幹部營。每一次看到各位護法幹部們,我們就會心生歡喜,這一生我們就是做「善業永續、惡業永斷」的事,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2023 年 12 月 4 日,我們從仰光來到泰北清邁,為我們在2015年協助當地忠貞中學改建教室而新建的心道教學樓進行啓用剪綵典禮。
2023年12月2日,冬季學校課程圓滿閉幕,今年已經是第四屆了,感謝各位教授對學生的陪伴與指導,以及學生們努力學習與發表。
2023 年 11 月 27、28 日兩天,我們的供僧團來到了緬甸上座部巴利大學以及因聖亞瑪尊者的佛學院做供僧。
2023 年 11 月 26 日,這天帶領朝聖團到仰光大金塔點燈祈福。從以前到現在,許多聖人都護持大金塔,這些聖人、護法要一直等到彌勒佛下生後才圓滿他們的護持,我們要學習這些聖者護持佛法,最主要我們要學習成佛。
2023年11月25日,我們從全球各地來的信眾,一起來到緬甸朝聖供萬僧。
覺性是一還是二?覺性是絕對的,不是二元。我們觀照覺性,觀照我們的心,這個心是絕對的,是自自然然的呈現。
坐禪,就是要找回己心。心是什麼?心就是覺知。覺知是什麼?大家可以看到我、聽到我講話,這就是覺知。所以心是覺知、無形無相,屬於靈性的世界。
我們來到阿布逹比參與今年的「全球信仰領袖高峰會」,如同大會的訴求,希望透過集體的智慧影響力與靈性的引導,加強人們了解氣候變遷對世界帶來的影響。
自性的聽、自在的聽,用耳朵去覺受,聽沒有、聽寂靜,寂靜就可以跟我們的心相應,自然而然的聽,聽的本身就是心性。
2023年10月16日,兩位受三壇大戒的法師回山謝戒銷假。受了三壇大戒就是一位具格的比丘、比丘尼,佛法的傳承就是此生的使命。
2023年10月28日,等待了三年的靈鷲山榮董授證大會,在這一天隆重的舉行,看到每個人一家大小同時出席,感到溫馨與喜悅。
2023年10月16日,在前往尼泊爾行程之際,僧眾弟子們一起幫我先暖壽,全山僧眾齊聚禪堂,一同唱誦著「上師長久住世祈請文」,讓我感到溫暖與感動。
從生到死,產生種種緣起,這些緣就在生活當中構成連續性的互聯網。所以生命就是互聯網,我們每個人跟所有眾生,都是靠互聯網,生命跟生命之間的緣相互連結,善緣、惡緣都會相聚、碰面。
佛法的內在是本性本覺的光明,本來具足,我們的工作就是認持、認知這個東西,並安住在裡面。
2023年9月29日中秋節這天,四位新出家的弟子第一次在山上與法師們過節,趁著美好的節日也與他們以法交流,也提醒他們做功課的重要。
2023年10月3日這天,是我們的第五屆觀音文化國際論壇。今年主題「自然與生命」,藉此讓我們反思人類與自然生態間應該如何共存。
我們如何接收外在的一切進入裡面?靠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這是我們與外在接觸的六個門戶。
五蘊是一個假相,我們照見五蘊就是觀看、察覺、明瞭五蘊是我們從外面照進來的影像,不是真的。
我們常說:「掃地掃地掃心地」,這是出自佛陀的故事。佛陀有一個弟子叫周利槃陀伽,他就是很笨,教一樣忘一樣,沒一個記得,所以佛陀就叫他掃地,「掃地掃地掃心地」,他就這樣開悟。
2023年9月9日這天,是我們龍樹生命和平教育中心的畢業典禮。
現在我們的志業,就是要做生命和平大學來救生態、救地球。世界宗教博物館的任務,就是透過對話,讓每個宗教看見彼此,學習相互的好處,宗博館的出現,讓各宗教了解彼此要和諧、共生,一同來利益眾生。
2023 年 9 月 4-8 日,是靈鷲山僧眾一年一度的徒眾講習會,每年我們都藉由講習會來凝聚出家眾的共識,以及激盪出大家出家的使命願力。
如何讓我們的意念清淨?就是不貪,要多布施;不瞋,要有慈悲;不癡,要多讀經、聞法,擁有智慧。
2023年8月26日,美國華裔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博士來到靈鷲山與我們相見。很高興李博士與我們有相同的理念,就是為這個世界的未來多一分的關注。
2023年8月23日,這天是靈鷲山水陸法會圓滿送聖的時刻,同時也代表著圓滿了八天七夜的大共修。
幽冥戒就是菩薩戒,讓我們學習如何做菩薩,轉換記憶體成為菩薩 DNA,樹立德行和典範,能夠生生世世不墮惡道,並且學習菩薩的發心和善巧方便,來利益眾生。
2023 年 8 月 19 日凌晨,靈鷲山水陸空大法會在桃園巨蛋體育館舉行內壇結界佛事。
今晚水陸法會灑淨啟壇,我們邀請到各宗教共同來到內壇祈福,大家一起共襄盛舉為世界和諧與人類的福氣來這裡祈願,為我們現在苦難的世界,做出一份的共振力量。
我再次誠摯邀請大家,要靈性覺醒、跨界合作,從宗教界開始,共同推動靈性覺醒,讓破壞者反省改正,大家通力合作找出復原生態和解決生態危機的辦法。
佛法常常要用在心、用在身口意,我們用空性來灌溉所有的眾生,空性的清楚就是覺,覺的照明就是重要的關鍵,再經由分析、覺察,然後在生活中釋然。
我們的問題常常出在想法上,沒有想法有沒有想法的煩惱,所以要淨空,淨空的方法就是不起心動念。
真理什麼時候都不會變,在生死裡也不會變,我們要追求的就是不變的真理。
我們的心不是那麼安定,就用拜佛、拜懺來相應,讓我們跟佛一樣有安定的覺性。
我們除了涅槃以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慈悲。慈悲就是為了培養菩提心,為了成佛利眾的菩提心,願成佛度眾生。
2023年6月18至25日是靈鷲山的短期出家淨戒會,這次很高興有近百位的年輕佛子一起來體驗七天的出家生活。
在邁入兔年的除夕夜,靈鷲山全山僧眾做新春拜願,懺除自身的無明業習,也發願在佛法傳承的菩提心不退。
華嚴的見地其實就是「靈性生態」,法身就是靈性的遍滿一切,因此「靈性就是生態,生態就是靈性」,整個生態如同身體的一部分,哪裡出問題就關心哪裡,哪裡需要照顧就照顧哪裡。
心道法師與來到靈鷲山參訪的天主教神父進行了一場真摯的宗教對話,雙方從家庭間的相處之道,談到上帝與佛陀的愛與慈悲。
心道法師與來到靈鷲山參訪的天主教神父進行了一場真摯的宗教對話,雙方從家庭間的相處之道,談到上帝與佛陀的愛與慈悲。
華嚴就在一個「心」,我們學佛就是在學習如何啟動心。
靈鷲山水陸法會的啟壇儀式。這天在靈鷲山全球各據點都非常用心的布置水陸分場,在各地現場的信眾更以虔誠獻供的歡喜心,展現靈鹫人凝聚善願的廣大心。
2022年6月30日這天,由靈鷲山代表主辦中華人間佛教總會第二次的理監事會議。
透過「禪」來了解自己、了解宇宙,明了心就是世界、就是宇宙,心就是單一的自己,就是內在的寧靜空間;「慈悲」,就是慈愛世間的一切,透過不斷去實踐內在慈悲的融合,讓我們的心量如虛空、善業如大海。
靈鷲山成立的三十九周年慶。靈鷲山的宗風是「禪與慈悲」,「禪」就是對自己內在一份的紮實了解與同在;「慈悲」就是把這份的同在、安定與愛心變成慈悲的、拔苦利他的。
2022年2月1日大年初一虎年開春,在聖山寺善法大樓的《大悲心陀羅尼經》經牆這天進行灑淨開光。很難得我們將一整部《大悲心陀羅尼經》精刻在牆上,因為我們對觀音菩薩的信心與願力,希望讓大家與觀音菩薩共同相應,也得到觀音菩薩的慈悲和青睞。
我們道場的僧眾最重要的事就是安身、安心辦道。在安身的部份,目前道場大部份的建設都已經完成,雖然還有四期建設與福城計劃還在努力的圓滿。
在華嚴經中,有一個很特別的修行法門,就是「華嚴字母」的誦持。
靈鷲山在每年歲末年終之際,以善緣及願力來共修《華嚴經》,邀請大家一同進入華嚴實修實證的果地。
水陸法會是化解天地一切仇怨、消弭天地災劫的大齋勝會,藉由法會所凝聚的能量,轉動十方無上願力,讓一切消災解厄、化災呈祥。
願:生態和諧,地球平安,人類永續。
靈鷲山在每年的水陸法會之前,都會有五場的先修法會,這樣的先修法會,目的之一就是讓大家能夠聚在一起、共同激勵,一直走向成佛的方向。
如果有我,這個我是以「身體」為主體?還是以「思想」為主體呢?
請問師父,聽說最近病毒疫情又重新來了,我們應該做甚麼樣的功課來做回向?
我們每年在水陸法會之前都會有五場的先修法會,這是靈鷲山水陸法會的傳統,除了在水陸法會時將五場先修法會的功德一起做回向之外,最重要的是,透過這五場先修法會的因緣,跟水陸有一個連結,讓大家跟水陸不會脫節。
2019年1月22日是生命和平大學冬季實驗學校的閉幕式,感謝所有參與的教授與學生。
讓我們一起來念《大悲咒》,獲得更多的善緣,離開苦惱,找到生命的本質、本源。
感恩「國際供佛齋僧大會」的邀請,讓我們每年都能夠與大家一起參與這場殊勝難得的盛會。
「阿含期」指的是佛陀在歷經六年苦行之後,終夜睹明星而徹悟之後,首次在人間開啟的法教。
這天又到了水陸法會送聖圓滿的時刻。感謝南傳的尊者、大阿闍黎、藏傳的仁波切、堪布、漢傳的大和尚慈悲護念,所有主法和尚及法務法師的用心,以及靈鷲山常住法師、同仁、志工菩薩的辛勞,還有所有功德主的護持,社會賢達的參與,共同成就法會的莊嚴,圓滿這場大普施、大學習、大共修。
我們在高雄社教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生命和平音樂會」,很高興看到大家一起來響應「愛地球」音樂活動,我們以音樂的祥和,來正式宣告「生命和平大學」正式啟動,同時也邀請大家一起跟我們創造「愛地球、愛和平」的新生活運動。
供僧等於供養三寶,也就是供養三寶可得五種利益:身相端莊、氣力增盛、壽命延長、快樂安穩、成就辯才。
某日,僧眾禪關晚間開示時,師父一走進開山聖殿,看見右邊的大迦葉,剛好有隻麥克風對準了他的嘴,大迦葉對準了麥克風開心的笑著。
「中華國際供佛齋僧功德會」舉辦供僧已經第13屆了,雖然我是第一年參與這個盛會,但可以看到大會的規模一年比一年盛大隆重,團結的居士志工,愈來愈多,大家不分彼此,分工合作、共同來發心承辦,這個過程相當辛苦,這段歷史相當不容易,我們應該感恩他們的努力。
多年來沒有間斷過的朝聖團在佛國朝禮聖地、供養萬僧,讓僧人得以安住,讓佛法能夠利益群眾,正法久住,並祈禱讓世界的災難與戰爭得以消弭,地球平安!
2015年的華嚴法會在僧眾冬安居期間如理地在靈鷲山下院展開,在華嚴神聖的加被下,我們在這裡體驗了佛的法身的廣大空性、報身的光明智慧,以及千百億化身的慈悲遍照。
在修行的道路上,也許我們會進進退退,而願力則能夠防止我們退轉。願力也是窮人的點金棒,當我們下了一個大決心要為眾生做貢獻時,點金棒一點,處處都是黃金。
我們念〈大悲咒〉,就是向觀音菩薩祈禱,觸發觀音菩薩的慈悲心,這在密乘裡面叫做心相續,就是把觀音菩薩慈悲的心與我們相續,產生更大的力量,來護祐地球平安。
〈大悲咒〉就是慈悲跟菩提心的意思,菩提心叫做成佛心,也是自覺覺他的心,這個心就是〈大悲咒〉的心。
持〈大悲咒〉就是一個生態,也就是靈性跟慈悲。靈性就是覺性、慈悲就是對生態的一個愛。
《大悲心陀羅尼經》讓我們了解觀音菩薩的修行過程與〈大悲咒〉的功德利益,是觀音菩薩的願力經文。
我們在國家圖書館舉辦了「第三屆觀音文化國際論壇」,觀音菩薩,不僅是慈悲的化身,觀音信仰更融合了各國習俗與民間信仰,產生了多元的信仰文化。
我們常常說觀音菩薩是與大家最有緣的菩薩,凡是信仰佛法的地方,不論中國、日本、韓國,甚至西藏,觀音菩薩都是跟我們最有關係的菩薩。為什麼觀音菩薩跟娑婆世界的眾生這麼有緣?因為凡是有苦的地方,就有觀音菩薩的示現與慈悲的救度。
我學佛就是從聽到觀音菩薩的名號開始,之後一直以觀音菩薩作為我的「偶像」,祂的一切是我的學習、是我的願力,也是我一生要走的一條路。
現代社會需要一顆寧靜的心來處理複雜的事情。我們的人際關係複雜、工作壓力大,加上龐大、多元的資訊變化無常,使得我們做決策時,壓力也很大;加上對於末世的恐懼,也造成大家的一種心理負擔。
我們把心解剖以後,只剩下明與空,只有明空是我們要去認知清楚、覺察清楚,要專注在覺的清楚。
我們為什麼要坐在這裡?這些奧地利、德國的弟子從那麼遠的地方來到這裡要找什麼東西?什麼東西是我們要去找尋的?如果我們不找尋,我們會在哪裡?
現在我們每天禪修觀照,來抓住這個心,但,心要如何抓?它什麼都不是,所以我們必須用無所有的心,去抓這個動亂不安的心,讓我們清楚的專注在覺的本質上。
2024 年 2 月 26 日開始,靈鷲山全體僧眾進入四十九天的春季禪修閉關。每年我們透過禪修觀照內在的自性、內在的覺性,從觀照來了知覺是什麼、性是什麼,覺就是我們清楚了知我們的心;性,了知覺是清楚的,清楚的本質是空的,所以「覺是清楚,性是空的」。
有了禪修的福報,還要證悟空性的智慧才算覺悟,例如禪宗有個香巖禪師,當他在挖地的時候,挖到一塊瓦礫,瓦礫彈跳起來,碰到竹子清脆的一聲,打開了他的智慧,他就開悟了。
如果不了解心,心就是捉摸不定。要了解心不容易,所以我們就用靜——安靜地坐在那裡去看心,從看心去了解心。
在尼泊爾朝聖期間,朝聖團來到密勒日巴禪修中心進行二天的禪修行程。
2023年10月18日,來到尼泊爾第一天,我們與喜悅基金會的成員有一場禪修之會。
為了找到我們的根源,我們的本來面目,透過坐禪找心,找到這個心,安住這個心之後就是證悟這顆心。
每年的僧眾禪修閉關是一個很好的福利,因為工作事務的繁瑣,讓我們沒有辦法保任自己的覺性,讓我們的覺性清清楚楚的在當下。
一面聽海浪,內心就寂靜。我們一面聽的時候,外在聲音就沒有了,越來越沒有,只有內在的寂靜;我們再繼續聽內在的寂靜的時候,內在的寂靜也沒有了。
春季僧眾禪修閉關期間,我們用禪來參悟我們的心、我們的本來面目。參悟的「參」就是研討、發現本來面目。
靈性就是生命共同體,我們都在同一個生命共同體裡面,如同我們都愛惜自己的生命。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素食愛地球。我想邀約大家一同響應「素食愛地球」的行動。全球畜牧業排放佔了全球溫室氣體總量的百分之二十,僅次於能源汙染。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環保的佛教徒。我們佛教徒本來就是環保的,佛教的生活態度就是環保共生的,不是因為環境壞了,我們才開始提倡。我們主張吃素,提倡簡約樸素,提倡禪修都是根本的環保,如果沒有基本的宇宙觀,很多環保行動就會流於口號或瑣碎。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過簡樸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要要求太多,只要能夠生活的下去就好了,平平實實地去過,吃得飽、穿得暖就好了。不要想要賺多少,要節約、守貧、不浪費。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以信仰和諧一切。只要有好的信仰,我們就有好的善心,有了善心,我們就會為人服務,「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生命奉獻生命,生命服務生命。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停止戰爭,廢除核武。戰爭的恐懼,讓人類受到煎熬,唯有不再製造衝突,彼此了解到我們是生命共同體,是互濟共生的關係,如此才是和平的處方。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從教育做起。所有的覺醒要從教育做起,我們現在籌劃的生命和平大學就是一個推動靈性生態的全球性教育平台。我們希望透過生命和平大學的教育平台,把「靈性生態」融合到各專業領域,達成跨界合作、以及產生建立於知識與靈性覺醒的行動。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從靈性修持到生態自覺。當我們回到靈性的源頭,體會全然覺知的力量,將能覺察到地球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我們用禪修、靈修、祈禱等,淨化去除所有的雜質,回到單純的靈性,厚植良善,用量子共振來轉化地球的現狀。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共生的原則。我從小經歷戰爭,看到戰爭所帶來的苦痛,所以我一直在省思戰爭的由來,對和平有極大的渴望。如果每一個人都只想著自己,只想著在競爭中消滅對手,變成獨一的存在,試想,這樣真的能和諧、能共生嗎?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學習原住民的智慧。在「原住民」世代相傳的古老智慧中,保存許多可貴的文明法則,是寶貴的人類文明資產。他們尊重地球母親,認為萬物皆有靈,重視人與大自然間保持尊重與互惠的關係。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古文明毀滅的借鏡。跨領域的專業研究指出,地球文明的成住壞空,並不只有短短幾千年,遠在數萬年前或者更久,可能還存在其他高度文明發展的時期,甚至已經發展出比現在地球文明更高度的科技水平,但最後都不免覆亡。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息滅五毒,回歸靈性。人心的五毒──貪、瞋、癡、慢、疑,是一切苦難的根據,也是造成生態危機的源頭。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走永續的路。對於現代環境的惡化,不只是外在環境生態的保護而已,環保之所以重要,重點在於觀念。如果我們人類對於萬物與自然沒有相互共存、共生的觀念教育,我們不可能帶給地球任何改善。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佛法的靈性生態精神。佛法追求回歸到靈性的本來,了悟萬物為同根同源的生命共同體,所以可以超越世間的物質現象,再由我們本具的靈性發出慈悲大愛。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無遠弗屆的靈性。佛法講回家,就是回如來家,如來家就是我們靈性的家。當我們沒有覺醒的時候,這個靈性的家一般都是荒蕪掉的。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靈性也是愛心。靈性也是愛心,如果沒有愛心,靈性也不存在。 這個愛心是對人、對事、對一切都要有愛心,也就是遍滿。只要我們有愛心,就會產生生態保護的效益。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尊重包容博愛的靈性生態。靈性生態跟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精神是一樣的,就是尊重生態的價值,包容生態存在的空間,共同博愛分享存在的成果。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覺性的土壤。以佛法來說,所有東西都是靈性變化出來的。靈性這個土壤,它會儲藏種子、儲藏記憶,然後長出各種不同的物種、現象,長出來的東西就會陪伴我們,與我們互動。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靈知靈覺的靈性。生態具有靈性,好比說每一個人都有知覺,那知覺是什麼呢?知覺能讓我們知道很多東西;沒有知覺,就沒有知道的能力。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靈性即生態。靈性就是生態,生態就是靈性,生態跟靈性就是一個,一切萬有都是從靈性來的。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靈性生態是治本。現在很多關於生態環保的理念都是治標,它不是治本。我們講到治本就是靈性生態,這就是在觀念上去做改變,也就是治本的意思,再加上科技的幫助,改善生態的效益就會比較好。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以萬物為本。如果以「人」為本,人類就會為所欲為,這個是不對的。我們不能以人為本,應該以「萬物」為本,所有一切萬物都是我們的本,我們才會連結到生命共同體。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停止對地球的傷害。現在地球環境正在一年一年的惡化,地球留給我們的時間真的不多,如果我們不從根本上做出改變,那災劫還是會不斷發生,直到整個世界走向滅亡。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生態是互相連結。生態就是多元共生、平衡互助,它不是刻意去做作什麼東西,而是本來就是多元的。如果沒有植物、沒有樹木、沒有物質,那是不行的。
心道法師靈性生態書籍-靈性覺醒擁抱生態-地球是一個結構有機體。地球是一個結構有機體,由地水火風各種元素,相互連結成和諧的生態,各種生命得以在此孕育。
世界就是一個「意識網絡的連結」,是緣與緣、心念與心念之間的關係,如果人人願意互相奉獻、成就,世界就是一個善緣無限的延伸。
生命和平大學與荷蘭國際水利環境工程學院簽署一份生態教育合作的意向書。希望藉由IHE豐富的生態教育經驗,以及生命和平大學的靈性生態教育,整合人類的精神與智慧,為地球的生態危機,帶來解決與永續的生機。
靈鷲山建山40周年了,邀請您一起回家。
靈鷲山第五場水陸先修法會,恭誦《孔雀明王經》一卷。
2023年靈鷲山水陸第四場先修法會,誦持《地藏菩薩本願經》
靈鷲山連續21日的大悲閉關,採取「實體閉關」與「線上精進營」同步進行,期望匯聚全球信眾的慈悲願力,如匯聚千萬點亮光,照亮整個世界,祈願人心和諧、地球無災難。
靈鷲山邀請大家共修《華嚴經》,一起邁向成佛的道路。
水陸法會第二場先修結合「華嚴法會」,於法會最後一天恭誦《普賢行願品》並舉行五大士燄口。
靈鷲山第一場水陸先修法會,結合靈鷲山一年一度的聖山寺秋季祭典,舉辦《藥師經》暨瑜伽燄口法會。
心道法師水陸法會開示時間表
心道法師水陸法會啟壇開示直播
心道法師水陸法會幽冥戒開示直播
心道法師本著「慈悲」的精神,藉由周年慶的因緣,發起靈鷲山首次「線上公益消災牌位」與廣大民眾結善緣
邀請您一起自拍短片,分享您與「與心道法師的互動故事…」最深刻的印記!
6月26日靈鷲山開山39周年,邀約大家以居家禮佛108拜或者回總本山朝山。因為心道法師誓願度眾,法師們發心承擔如來家業,全體護法們的全心護持,如今才能有一座眾人的心靈靠山,讓我們得以聽聞佛法,邁向解脫自在的菩提大道!
開山39周年當天邀請大家雲端相聚,一起慶祝靈鷲山生日快樂,共修《普門品》,聆聽心道法師線上直播開示,將此廣大善業功德,回向疫情消弭,災障遠離,地球平安。
心道法師提醒大家,近年來的新冠疫情是要點醒人類,給人類的教訓就是要回歸「簡樸的生活」,接續這個想法,靈鷲山開山39周年,發起全球接力送祝福活動,為想祝福的對象送上祝福與感恩。